6回第1张(1925年1月出版),位于牙克石境内的大兴安岭
6回第2张(1925年1月出版),大兴安岭密林中,正在砍伐林木的伐木工。
6回第3张(1925年1月出版),牙克石境内,大兴安岭林区的一位伐工
6回第4张(1925年1月出版),大兴安岭的林区的一处小木屋内,伐木工人正用斧头砍削着牛肉
7回第1张(1925年2月出版),在大兴安岭的林区内,一群牛
7回第2张(1925年2月出版),大兴安岭的林区
7回第3张(1925年2月出版),林场工人正在锯开砍伐的巨木。
7回第4张(1925年2月出版),大兴安岭林区内,在土坡中挖洞为屋
7回第5张(1925年2月出版),大兴安岭的分水岭,海拔为四千尺,西北方向就是蒙古高原的大沙漠
7回第6张(1925年2月出版),扎免公司林场的木材堆积场
8回第5张(1925年3月出版),位于海拉尔郊外的旷野上,一处日本居留人的墓地
8回第6张(1925年3月出版),呼伦贝尔大草原
11回第5张(1925年6月出版),满洲里的街景
13回第1张(1925年8月出版),大兴安岭林区内
13回第3张(1925年8月出版),大兴安岭的高山白桦林
13回第4张(1925年8月出版),大兴安岭林区中的一处雪地
126回第1张(1935年1月出版),远看满洲里
126回第2张(1935年1月出版),中东铁路上的满洲里火车站,建成于1901年
126回第3张(1935年1月出版),位于满洲里海拉尔的一处街道
126回第4张(1935年1月出版),位于新巴尔虎左旗所在地阿木古郎镇西北方的甘珠尔庙,于清乾隆三十六年(公元1771年)由清廷批建,两年后动工,乾隆五十年赐庙号,并亲撰“寿宁寺”匾额,集中了汉、蒙、藏三种建筑文化。
126回第5张(1935年1月出版),甘珠尔庙内,两位信众正在顶礼膜拜。
126回第6张(1935年1月出版),甘珠尔庙旁
126回第7张(1935年1月出版),甘珠尔庙庙会
126回第8张(1935年1月出版),甘珠尔庙内,修缮木壁画
126回第9张(1935年1月出版),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正在制作羊毛毡
126回第10张(1935年1月出版),位于满洲里西南方向四里左右的察罕诺尔地区,一处煤矿的矿坑